蔡志鵬 張加華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時強調,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鐵的紀律是新四軍贏得民心的制勝法寶,新四軍在組建、發展、壯大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包括政治、軍事、群眾等的紀律建設。正是在這些鐵的紀律要求下,新四軍凝聚了軍心、贏得了民心,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仡櫺滤能婇_展紀律教育的實踐歷程,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使紀律教育有章可循
用法規制度立準繩,將各項紀律制度化,是新四軍抓好紀律教育的有力武器。作為華中抗日戰場的中流砥柱,面對險惡環境和諸多嚴峻考驗,新四軍組建不久就開始建章立制、嚴明軍紀。
新四軍在重建軍部初期,一些部隊和地方存在著虛報人數吃空餉、機關余糧不上繳、余糧化錢私分、掌印同志只管蓋印不管審查等現象,財政收支一度較混亂,同時日偽和國民黨利用各種手段,對我方進行偽化和反動宣傳,對共產黨員拉攏腐蝕、誘降離間,并對我方實行經濟封鎖。面對殘酷戰爭環境與諸多考驗,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和華中根據地陸續頒布了施政綱領,明確了政治和軍事紀律建設的內容規定,同時頒布了諸多廉潔和群眾紀律規定,對貪污腐化及浪費行為嚴懲不貸,建立廉潔政府。一系列紀律規定為新四軍開展紀律教育奠定了基礎,使紀律教育變得有章可循。1943年5月,新四軍五師三十八團六連連長陸光普貪污了六元錢,這么小的一件事,師長李先念卻毫不手軟,決定將這位連長繩之以法。因為當時有明確規定,“不論職務高低,貪污公款五元以上者軍法處置”。該團政委周慶鳴以陸光普案件教育全團官兵:“六元錢,數字并不驚人,但大家要記住,我們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之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信心打敗日本強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有鐵的紀律、血的紀律。”
遵守紀律是無條件的,新四軍戰士們不僅嚴格執行了各項紀律,而且用實際行動體現出更高標準。比如,在群眾紀律上,新四軍堅決維護群眾利益,實行不拉夫、不收款、不擾民的“三不”政策。據粟;貞,“當我們初到江南的時候,群眾不愿借房子給我們住,我們就在村外或者是田野里露營,在雨天的晚上,曾經遇到了不肯開門借房子給我們住的事,我們也就站在門外和靠在屋檐下過夜,這樣有過很多次。有些時候,群眾不賣糧食給我們,我們也曾經餓過幾頓飯和吃過很多次糜糧”。紀律是給群眾最初的見面禮,新四軍所到之處都能嚴格執行紀律是其能取得群眾信任的關鍵。在與老百姓打交道的過程中,新四軍不僅做到了嚴守紀律,而且做到了時時處處關心民眾疾苦,為民做好事,辦實事。新四軍每到一地,都會幫助當地群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剿匪反霸,減租減息,興修水利,組織換工互助,讓廣大貧苦百姓安居樂業。每逢日偽軍“清鄉”“掃蕩”,新四軍先派人護送老百姓往安全地帶轉移,自己再與日偽軍作戰。日偽軍走后,房子燒了的,幫著建房;財物被劫的,送糧草,送衣被;有人負傷的,幫助醫治;有人遇害的,幫助安葬并登門慰問。平時,住在老百姓家里,幫助下田干農活、修繕房屋,水缸不挑滿不走,室內外不打掃干凈不走,借用門板、桌、凳沒還清不走。正是依靠嚴格的群眾紀律,新四軍做到了親民愛民,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領導干部率先垂范,使紀律教育有樣可學
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對于新四軍的紀律教育具有導向作用。新四軍要求普通戰士做到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首先做到。副軍長項英要求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工作中都要作模范,做到在新四軍內部最能團結友愛,最能服從命令、遵守紀律。
新四軍的許多高級將領帶頭嚴守紀律,為全軍官兵的紀律教育作了良好的示范,留下了許多佳話。其中最廣為流傳的就是黃克誠率部露宿街頭和粟裕賠栽黃楊樹的故事。1943年春,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率領部隊在鹽阜地區對抗日偽軍的第二次大“掃蕩”。在一個寒冷的夜晚,為了避免打擾當地的居民,黃克誠下令全軍在街頭露宿,包括他的妻子唐棣華和剛出生不久的女兒黃楠。警衛員不忍孩子挨凍,提出讓黃克誠和他的家人借宿在當地百姓家中,但黃克誠堅持遵守紀律,自己和家人也不能例外。最終,黃克誠一家三口和戰士們在街頭露宿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清晨,當地村民起來看到戰士的帽檐上沾滿霜花,無不動容。1944年初,時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的粟裕到江蘇東臺三倉鎮蘭址村的老鄉陳昌柏家召集干部開會,警衛員將他的戰馬順手拴在了門前的枇杷樹下。豈料會議結束后,粟裕的戰馬早已把枇杷樹下半部的樹皮啃食得一干二凈。當時,新四軍軍規明文規定:損壞老百姓的東西要賠償。粟裕一邊批評警衛員,一邊向陳昌柏作檢討,并立即掏錢賠償。由于當時買不到枇杷樹苗,粟裕最后托人買了一棵黃楊樹苗,并將樹苗栽到了陳昌柏家門前,才算了卻一樁心事。這樣的事例在新四軍領導干部和高級將領中數不勝數。他們嚴格執行各項紀律制度,與廣大指戰員同甘共苦,與人民群眾同舟共濟,為新四軍全軍開展紀律教育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善用典型案例警示,使紀律教育有例可鑒
新四軍善于運用典型違紀案例開展紀律教育,并通過嚴懲違紀人員,起到警示全軍的作用。
1942年夏天,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身邊的兩個警衛員在盜取機密文件后叛逃,后被成功追捕。黃克誠果斷利用這一案件在全師開展紀律教育。他先是將師部全員集中起來,向大家講述了案件的整個過程。隨后他作了誠懇的自我批評,表示自己平時對身邊工作人員管理不嚴,關鍵時刻疏于防范。接著,他宣讀了軍法處置的判決書,判處兩個逃兵槍決,立即執行。豈料黃克誠剛念完判決,其中一個逃兵就向黃克誠哭訴著求情。大家都知道,這個逃兵是跟隨黃師長多年的老警衛員,只因經受不住“同伙”的攛掇才叛逃。聽到老警衛員的求情,黃克誠強忍著悲痛毅然決然地下達了“執行”命令。黃克誠執紀如鐵、秉公執法的做法深刻地教育了在場的所有人。
新四軍還善于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1943年初的一天,蘇忠武等三名年輕的新四軍戰士外出時看到一戶人家門口蹲著一只大黑狗,為了防止部隊在夜晚行動時因為犬吠暴露行蹤,就果斷開槍射殺了這只大黑狗,沒想到黑狗中彈掙扎時撞碎了一只壇子,導致壇子里的蘇中特產粯子全都潑了出來。當晚吃飯時,蘇忠武目光游移不定,內心糾結,覺得自己做了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但又不敢主動對指導員坦白。指導員廖永昌察覺到蘇忠武的異常,詢問后得知他們因軍事行動打狗而損壞了老百姓的東西,既沒有賠償損失,也沒有道歉檢討,十分生氣。在引導蘇忠武等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指導員主動帶著他們來到養狗的那戶人家,對人家作道歉檢討并掏錢賠償。第二天上午,指導員召開全隊大會,把蘇忠武他們這件事作為典型,對全體戰士進行群眾紀律教育,并責令蘇忠武三人當眾作檢討。這是蘇忠武剛參加區游擊隊后接受紀律教育的第一課,也是他終身難忘的一課。這類發生在身邊的違紀案例成為了新四軍開展紀律教育的鮮活素材,使紀律觀念深深印入到每一個普通戰士的腦海中。
(來源:《群眾·決策資訊》)
Copyright @2014-2025 www.www7388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