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東町店伏擊殲日寇
發布日期:
2025-04-07
來源:
中國國防報
程陽 葛銅城 王政道
1938年7月,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町店鎮蘆葦河下游河套地區,八路軍第115師344旅打響了堪稱“晉南地區平型關大捷”的町店戰斗,又一次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
當初英雄喋血的土地,如今已布滿道路樓宇,車來人往一片繁華,蘆葦河岸邊豎立的町店戰斗烈士紀念碑,還在訴說著那段以鐵血斗志書寫的抗戰歷史。
1938年初,日軍沿同蒲路南下占領晉南及豫北諸城后,瘋狂進行燒殺掠搶。五六月間,山西抗日決死縱隊一部和國民黨軍衛立煌部,在侯馬、曲沃地區奮起抵抗。經過數次戰斗,一度拔除了敵軍若干護路據點,將一部日軍圍困在曲沃城內。日軍急調駐豫北的第108師團主力北上晉城,欲從古驛道陽城町店地區出擊,打通與晉南敵人的聯系,救援曲沃城內被困日軍。
此時,先后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晉東南反日軍九路圍攻作戰的八路軍第115師344旅正在長治一帶整訓。為打破日軍這一企圖、支援侯馬友軍作戰,八路軍總部命令第344旅趕赴陽城,隱蔽設伏、尋機殲敵。接到命令后,344旅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立即率687團、688團及新兵營1個加強支隊,從長治出發,經一晝夜急行軍于7月1日抵達陽城以北10公里的町店北山。
町店地處蘆葦河畔,南北兩面是山,地形險要,晉(城)侯(馬)公路穿村而過,是晉城日軍增援侯馬的必經之地。只要控制了南北面山上的制高點,如日軍經過町店地區,我軍便可居高臨下,打它個人仰馬翻。7月2日,344旅召開了營以上干部會議。徐海東對敵情和戰場環境作出詳細分析,認為日軍自恃裝備精良,因此驕狂無比、目空一切,只要利用日軍驕橫麻痹心理,在蘆葦河畔預設陣地,把工事構筑在路邊200米至100米處,即可收獲極佳的伏擊效果。
定下作戰決心后,徐海東作出具體戰斗部署:687團1營、2營占領町店北側的富家坪和東北方向的高地;688團1營、2營占領下黃巖以北松樹嶺、東屹坨一線的高地,分別擔任攻擊町店和上、下黃巖日軍的任務;687團3營隱蔽在町店東南美泉村公路兩側高地實施阻援;新兵營部署于周邊高地負責機動增援。會后,干部速歸連隊,分頭進行戰前準備工作。
344旅入駐陽城后,受到中共陽城縣委與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h委根據我軍戰斗需要,組織各村自衛隊積極備戰,很快組成了支前隊、擔架隊、運輸隊等,隨時準備支援我軍作戰。同時,自衛隊還派出隊員站崗放哨、盤查行人,組織鄰近地區群眾轉移撤離。當地一大批有志青年紛紛請求參加戰斗,經旅首長批準,組成了40余人的參戰特別支隊。
7月3日,酷日當頭。敵機在町店一帶盤旋偵察后,徐海東馬上接到敵情報告:敵機械化聯隊及汽車輜重已渡過沁河,其先頭騎兵已進入黃崖休息,其余日軍即將進至義城、町店。徐海東迅速命令各部在蘆葦河兩側高地預設陣地,埋好炸藥準備戰斗。午時許,敵首、尾前后進入町店、義城一帶我伏擊圈。因天熱難忍,日軍將車停到河灘大路上,把槍架在一起,赤身進入蘆葦河洗澡。
就在這時,徐海東一聲令下,埋伏在河谷兩岸的我軍向敵猛烈開火,擊斃河中大批日軍。殘余的日軍奪路逃跑,我軍對敵進行追擊分割包圍,斃傷多名日軍。
我軍在抗日初期裝備簡陋,多采取游擊戰,日軍認為我軍不會與其長時間纏斗和對攻,且會快速撤出戰斗。所以,在町店戰斗中,日軍雖受重創,但倚仗精良的裝備,迅速組織力量進行反撲。
當夜,徐海東等旅領導分析敵情,判定敵人以為我軍偷襲成功后會即時撤走,必然組織反攻襲擊我身后,遂決定將計就計,殺敵一個回馬槍:688團和晉豫游擊支隊在町店附近隱蔽待命,以阻擊反撲之敵,其余部隊則虛張聲勢,佯裝北撤以迷惑敵人。
次日拂曉,日軍500余人果然沿路反撲來襲。其間,日軍多次實施空中偵察和火力偵察,均未發現我軍蹤跡。當日軍行至八里灣附近時,我軍各部按戰斗部署立即向敵發起進攻。日軍面對突襲混亂不堪,稍事整頓后組織反擊。我軍勇猛沖殺,打退日軍多次反擊。我阻援部隊亦打退由周店西援的日軍。18時,駐沁水日軍一部增援町店,344旅予敵以重大創傷后,于20時撤出戰斗。7月6日,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再次竄入町店一帶企圖反撲,我軍已經消失在太行太岳之間的崇山峻嶺中。此役,我軍共擊斃日軍500余人,擊毀敵汽車20余輛,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沉重打擊和遲滯了日軍西援的行動,有力地支援了友軍組織的侯馬之戰,進一步壯大了我黨我軍聲威。
(來源:中國國防報,標題有改動)